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李义平:“用工荒”是市场的自我调整方式
发文时间:2010-02-28
 bet356体育在线 官网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目前很多地方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实际是企业对资源约束状况的一种自然反映:劳动力便宜就用劳动力,环境资源便宜就用环境资源,但目前资源状况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都促使这种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可以说是市场的一种自我调整方式。


  李义平认为,农业本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丽增长点,但此前大量农民出外务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出去打工比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挣得多,谁还在会农村种地?,基于比较利益的驱使,农民自然涌向了城市,可以说当时农民工到城市绝对不是为农业发展。而现在,由于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农村发展也在加快,有些地方的收入与城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致使不少农民返乡从事农业新产品加工等行业,他们在城市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经验和技术,就可回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李强:“用工荒”的关键在于劳动力价格偏低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日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在过去15年里,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且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待遇有较大差距。珠三角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屡次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关键在于劳动力价格偏低,问题的实质是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的博弈。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不成问题,“用工荒”只是暂时性的,很多农民工还未返城,需等到农历正月十五之后再见分晓。


  林江:企业招不到人,首先应该反思自己


  中山大学港澳与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年前,大江南北掀起到东南沿海的淘金潮,月入800元、1000元确实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多年之后,很多企业农民工收入增幅远远跟不上物价涨幅,舍弃低工资工作是理性选择。


  林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招不到人,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你的劳资关系不够和谐?是不是你给出的福利待遇和其他地区、其他企业相比不具备竞争力?在很多地方,中小企业用工缺口要比大企业大,工人流失率也很大,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不注重人力资源关系的培养,用就招,不用就裁。  


  用工荒愈演愈烈正是劳资关系深层次变局的反映。从农民工走出农村被动接受企业单向挑选,到如今开始挑工作、看待遇,这种变局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遭遇的一个关口,也是一种进步。


  蔡  :“民工荒”有望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  认为,对新“民工荒”的成因和影响,目前尚待观察和判断。但中国如能创新制度安排,至少在2020年前,有望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蔡  认为,“民工荒”的出现,意味着“第一次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枯竭,相反,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加快改革步伐,中国有望获致“第二次人口红利”。


    这些制度安排包括:良好的养老保障制度;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劳动力培训,把中国的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等。   

 
   李实:农民工供求格局需要改变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受职业、技能和所在城市等因素影响,但总体来说较低,在许多地方,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水平常常是相当于或略高于最低工资水平。尤其金融危机之后,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一改过去几年的上升势头,出现了停滞。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农民工的供求格局,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从这个角度说,民工荒是好事,可以使企业不得不调高工资标准。如果农民工供求格局不改变,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不可能提高。